矛剑睿游(关于旅游内容的分享)
土家人的家园记忆《王家坪》
2019-4-23 矛剑


王家坪位于永定区东南部,距张家界市区58公里,距常德桃花源70公里,距沅陵伍强溪50公里,地处三处风景的大旅游圈中心地带。这里古木参天,植被完好,村落建筑古朴原始,人文历史源远流长,民俗文化灿烂悠久,堪称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村寨。



 张家界土家文化



这里土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。土家盘歌、寿歌、山歌、哭嫁歌、放排歌、打夯歌生生不息,渔鼓、打溜子、傩戏、土地戏薪火相传。



这里的生态田园风光唯美动人。有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,有明、清年代的老院子、风雨桥、古槽门、山观寺院、悬棺。



走进王家坪就走进了照进现实的土家人的梦想家园。



 



王家坪古建筑群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王家坪传统古建筑群集中在团龙岗、王家坪、楼屋三个村民小组,其建筑风格以丁字形转角楼,一字形跑马楼居多,建筑年代大多以清末及民国初年为主,最年轻的吊脚楼民居也有七十年以上历史。




马头溪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 马头溪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。自然风景的亮点要数双层自生桥。自生桥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生成的石桥,有鬼斧神工之妙。人文风景亮点便是风雨桥,溪水在桥下静静流淌,布满青苔的桥墩,略见腐朽的木柱、木板、木条凳,翘角的青瓦飞檐,见证岁月悠悠。






关水坪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

紫荆塔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关水坪留存有大量传统榨油坊、碾坊、筒车、古槽门等大件民俗设施建筑,跨度26米、宽6米的张家界最大土家风雨桥,紫荆塔有“土家民居博物馆”之称。






商家河悬棺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商家河阙家坪、手扳岩一带,有悬葬墓穴十余孔,均为人工开凿,缀在悬崖绝壁之上,高则百米之余,低者数十米。因墓穴呈长方形,高约1米,宽1.5米,深达1米有余,其形如箱,故称“箱子岩”。






扬叉舞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扬叉舞:源于远古的土家民族舞蹈,被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公司总裁迈尔克博士称为“原生态之舞”。






糊 仓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糊 仓: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等以农事耕作为主的乡镇农村,是古代农耕文化延续的产物,是期盼风调雨顺的仪式、田间游戏。






打溜子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打溜子: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,由溜子锣、头钹、二钹、马锣组成,有“三人溜子”、“四人溜子”之分。如果是“五人溜子”的话,需增配一只唢呐,将吹打结合,更添喜庆气氛。






土家花灯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土家花灯:土家民间歌舞艺术,演唱的内容多是土家族生活内容,音乐轻快,悦耳动听,动作优美,生动形象。






土地戏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土地戏:是傩戏中老司扮成土地公、土地婆,直接与观众对话进行演出演唱的一场折子戏。除此之外,土地戏还适用于逢年过节,老司艺人向寨民、各家各户送财喜、讨打发的一种轻便易行的民间演唱形式。




土家渔鼓
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土家渔鼓:演唱者右手执云板、铙钹,左手抱渔鼓筒,击钹和鼓,声音清越,有节奏地说唱,唱词有“三、四、三”的“顺十字”、“三三四”的“倒十字”、七字句和长短句4种,唱腔分高腔、平腔两种,羽式调和宫式调相交融,丰富多变。






薅草锣鼓



张家界土家文化

薅草锣鼓:又称薅草号子,是土家人在薅草季节,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时,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、一个敲锣,吼唱鼓劲的一种土家族民歌

发表评论:
昵称

邮件地址 (选填)

个人主页 (选填)

内容